微塑料危害无处不在!别慌,我们有“解药”了!

撰稿:佘容        审校:杨晓燕

【你知道吗?你可能每周“吃”下一张银行卡!】

说的就是微塑料——那些看不见摸不着,却无处不在的微小塑料颗粒。它们藏在空气、水源、食物甚至日用品中,不知不觉进入我们的身体。有研究认为,我们每周摄入的微塑料,足以制作一张银行卡 !

微塑料在我们身体的长期积累会直接破坏肠道屏障、引发炎症并扰乱菌群平衡,由此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发生。更可怕的是:微塑料防不胜防,避无可避!人类对此束手无策!

微塑料暴露导致严重的肠道组织损伤,以大理梭菌制备的酸奶高效预防和修复微塑料暴露损伤。正常组展示了正常肠道组织形态;病理组为微塑料暴露损伤后的肠道;大理梭菌预防组和治疗组肠道与正常组一样健康;市售酸奶预防和治疗组的肠道损伤情况与病理组相同;维生素E治疗组的肠道较病理组有微弱改善。

【别担心,大理大学的研究团队率先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方案!】

大理大学交叉科学中心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的杨晓燕教授团队,从滇西北特有微生物资源中挖掘出一株新的乳酸菌-大理梭菌(Clostridium dalinum)并获批我国发明专利。这株菌以卓越的抗氧化、肠道菌群调控及肠道组织修复能力,成为对抗微塑料伤害的“天然卫士”。

东喜酸奶。以中国专利菌株-大理梭菌发酵制备。

用它发酵制成的“东喜酸奶”,不仅能够:

✅ 预防微塑料损伤——提前强化肠道屏障,提升自身抵抗力;

✅ 修复已造成的伤害——减轻炎症、恢复菌群平衡;

它的防治效果远超普通乳酸菌产品和维生素E!

【为什么说这在全球都属于突破性的发现?】

因为这是全球首株被证实能同时预防+修复微塑料毒性的益生菌!意味着人类终于可以从对微塑料的束手无策到能防能治,且防治方法如此简单!只要一天一杯丝滑美味的东喜酸奶即可。这将能极大促进人类大健康目标的实现!

该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、中科院1区Top期刊《Current Research in Food Science》,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研突破!

面对微塑料这个全球性健康威胁,我们再也不是“束手无策”。一条清晰、安全、易普及的健康之路正在出现。

东喜酸奶预防和修复微塑料暴露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。图A为先吃酸奶,加固免疫和屏障后,接受微塑料暴露处理,肠道组织完整、菌群结构合理;图B为先接受微塑料暴露处理,肠道被损伤后再吃酸奶修复,肠道组织轻微炎症但依然完整、菌群结构合理。

提醒大家:

微塑料虽难避免,但健康可主动守护!

关注最新科学进展,拥抱更有保障的生活!

预知详情,请点击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rfs.2025.101200 

 

稿件来源:

大理大学交叉科学中心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rfs.2025.101200

联系人:yangxy@eastern-himalaya.cn

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的研究进展: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